还不赶快来体验!!!
既然是有目的劫掠,西夏人事先自然是做过精心准备的,除了主将知晓中闻意图外,绝不会将真正的目的告诉麾下士卒,这样便是有士卒被宋军俘虏,也不会从供词里暴露西夏人的真实意图。
寻常的西夏士卒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不代表这西夏使节不清楚是怎么一回事,何况此时的乐天正对其施加压力,停留在萧关不肯入夏境,使得这西夏使节不得不先行一步。出萧关回西夏禀报情况。
……
秦、汉、宋萧关虽不是同一地点,但所处之地皆是在六盘山东麓边缘,这里不但雄峰环拱,深谷险阻,易守难攻,有独特的地理优势,而且有泾水南出弹筝峡三关口,是萧关由南向北天然形成的一个防御体系。
在萧关的身后便是鄜泾,再入后便是长安,可见无论是秦汉宋两朝哪一朝时的萧关,都是关中的重要屏障,在关中的背后更是华夏人的中原腹地。
有西夏人偷袭车队在前,乐天借机可以停留在萧关,将所遇之事报与朝廷后,悠哉游哉的在萧关四下游玩,似乎为官以来,只有在萧关的这段日子是最为轻松的。
******************************
“什么?派往宋境截杀那宋人的一千人马中了南朝的埋伏,全军覆灭?”最先得到消息的是西夏二皇子李仁忠,惊道。
当……
杯盏碎裂声响起,李仁忠随即怒骂道:“废物,都是废物……皇城司是干什么吃的,难道我大夏养的都是一群废物不成?”
待李仁忠怒火稍做平息后,那禀报之人接着言道:“二殿下,据匿于南朝的探子来报,此时那来迎娶公主的宋人驸马己停留在萧关,出言咄咄逼人质询我大夏意图不轨,我大夏遣入宋境议和的隆多大人承受不住其的压力,己然出萧关向陛下请示对策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