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在赵佶准了王黼之议后,胡师文出列奏道:“陛下,兵贵神速,臣以为乐侯爷宜马上点兵出师,刻不容缓!”
就在赵佶尚未来的及思虑之际,胡师文接着奏道:“陛下,腊匪占据杭州,必会北攻南扰西进,北攻秀州再取苏州,最后拿下江宁,西路取再取下洪州南昌,足以与朝廷形成划江而治之势,而腊匪南下再取明、台、温、福、泉诸州,我宋失市舶税赋重地,短时尚可,若时间久长越发不利于朝廷,而腊匪势愈大,更难剿矣……”
胡师文话音落下,朝堂上一片议论之声,随即百官们纷纷点头附和。
“胡卿所言甚是!”显然胡师文说的非常有道理,赵佶不禁点了点头,随即下旨道:“着平舆侯乐天率十万禁军,即刻出师平乱!”
“臣领旨!”乐天只好拜道。
这时,一向不曾出声极少显示在感的官拜太尉、掌管汴都禁军十数年的殿前都指挥使高俅出列奏道:“陛下,臣带平舆侯前去调兵遣将!”
“去罢!”赵佶点了点头,准了高俅的奏请。
当然在临行前,用于领取帅印统军用的圣旨等物,也是一个不能少。
……
鉴于中唐到五代以来的藩镇割据积弊,为防地方将领拥兵自重与朝廷相抗,大宋自太宗朝起,就开始大力整顿禁军。进一步淘汰老弱,补充精壮;消弱地方精锐,充当禁军;派出的禁军定期轮换,“兵不识将,将不识兵”,“不使上下人情习熟”;更杯酒释兵权,夺了一众武将的兵权,而将禁军统领委派一些资历浅、能力弱、容易驾驭的将领。
从此大宋形成了“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将不得专其兵”的局面。禁军将领也不能拥兵割据了,这无疑极大减少了内在的威胁。
为了进一步加强皇权,宋太祖赵匤胤在宰相下设置了参知政事副宰相一职,以削弱宰相的权力,为了分宰相的兵权,又设立了枢密院来做为总|理全国军务的最高机构,同时赵匤胤又取消了禁军殿前都点检和殿前副都点检的职务,分别由殿前都指挥、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分别率领禁军,合称“三衙”,互不统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