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地有湖山美,东南第一州。
北宋四帝仁宗曾这样称赞杭州,只是此时的杭州经过兵燹之后,己非旧日所能相比了。
杭州的前身是钱塘县,始置于秦朝,县治在钱塘江北的武林山麓,当时人称山中小县,;直到隋朝开皇九年,才正式建置杭州,迁州治于今杭州城南钱塘江边凤凰山麓平原上,与江南运河相邻,成为后世杭嘉湖平原的重要城市。
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何,随着江南运河的通航,杭州成为南端终点,使杭州日益成为钱塘江两|岸的货物集散最大的州城,极大的促进了杭州的经济发展。至中唐,杭州逐渐成为江南丝织业的中心。
唐末藩镇割据,吴越国以杭州为首府,对杭州的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曾两次扩大杭州城区的范围,大顺元年第一次扩建杭州城墙,从隋朝的三十六里范围扩充到五十里;第二次扩建城区范围,是景福三年,钱亲率军卒二十万,又从五十里扩为七十里。
吴越国的两次扩建城区范围,使杭州城开始从今城南钱塘江岸向北扩伸至武林门外,与江南运河南端终点一带码头接轨,成为附近诸州县的物资集散交流中心;向西延伸,靠近风景秀丽的西湖。经过两次扩城,杭州的平面是“南北展、东西缩”,形状酷似腰鼓,故人称杭州为“腰鼓城”。
北宋建立后,吴越国王钱弘,又以吴越国的“十三州一军”的版图自动归顺北宋统一王朝,这种以和平的方式,成为北宋王朝的一统天下的版图,又为杭州继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与条件。
经过唐代的建设,杭州已成为“江南大郡”,再经过五代吴越国近百年的建设,至北宋,已被誉为“万物富庶”的“东南第一州”。
杭州的富庶是天下皆知的,历朝历代杭州与东南一带,都是中原王朝的钱仓和粮仓,但
杭州地处杭州湾,地势平坦,易攻难守,又有大江在侧,水陆并举,一鼓荡平。所以杭州不能成为军事要地。
说的再明白一点,就是守不住,在后世的南宋,只要金军、元军逼近杭州,南宋的皇帝就得溜,南朝时辫子军过了长江,再入苏杭,和小孩子过家家一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