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见乐天、李纲二人反对议和,唐恪上前奏道:“李大人、乐侯爷,如今是金人上门来求我大宋议和,而二位大人却还要再兴刀兵之举,不止是视将士生命于儿戏,难道更是想置陛下于危局?”
身为执宰的张邦昌,这时也是上前言道:“金人虽然人数不多,但战斗力极高,更有‘金兵不满万,满万无人敌’的说话,何况偌大的一个辽国都被金人灭掉,我大宋将士战斗比及辽人尚有距离,更不要说是金人,所以限于我军战力,故而臣赞同与金人议和!”
做为主和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张邦昌,拿起了金人战力说事。
待张邦昌奏过,新任尚书左丞耿南仲也是上前拜道:“现下金人提出议和正是时候,若围攻太原的金人西路军来至汴都,两军合于一处,我大宋危矣!”
几位执宰进谏过后,朝堂上乱成了一片,显然百官们是在为是和是战而展开讨论。
“臣等附议!”
……
半刻钟之后,有不少官员开始上奏,表示赞同议和。
见张邦昌、白时中、唐恪等一众执宰主张议和,朝中一众随风倒的官员连忙向哲宗赵桓拜道。
看到如此多的大臣支持议和,赵桓立时如有了主心骨一般。
见到大部臣子支持议和,李纲面上立时变色,向上拜道:“陛下,金人贪得无厌,纵是今岁议和退了去,难保金人明岁不会毁盟再次攻来,到时我大宋又如何处置,陛下请三思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