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33章 商议布妨 (1 / 3)

还不赶快来体验!!!

        就在朱由检带着马小怜进行人生蜕变的时候,西北几百里外的大同府议事厅内,橘红色烛火照耀在武将们黝黑的铁甲上,显得尤为阴森。

        四名武将围着地图,指指点点的议论着,他们就是曹文诏,金国凤,吕锐,陈兖。

        他们都是外来助战的武将,大同总兵姜瓖看不惯他们,只是碍于他们几人的身份才没在平时的一些事上给他们使绊子。

        姜瓖既然看不惯他们,他们几个有事也不与姜瓖商量,曹文诏和金国凤都是军团长,直接受命于天子。

        吕锐,陈兖一个是神机营统领,一个是五军营统领,更不归他姜瓖管。

        此时已是深夜,就在不久之前他们收到一份八百里加急军报,袁崇焕让他们至少出两个师赶往雁门关,除此之外还要神机营赶往龙井关,堵住建奴向北逃亡的路线。

        虽然代善不一定从龙井关跑,但龙井关的确是最近的,也是最容易让他们突破的地方,朱由检已经把神机营强大的火力告诉给了袁崇焕,袁崇焕自然要善用这支兵卒。

        除了这两支军队,剩下的军队也要在山西布置防线。

        曹文诏作为最早成为军团长的人,地位在几人中也是最高,吕锐,陈兖也都是陈子龙整顿京营的时候提拔起来的微末之士,更不会有桀骜态度。

        曹文诏用手指着地图道:“几位,袁督师的意思我大概也能猜出来,他是想用一张大网困住建奴,我要是代善就一定会从山西突围,所以我们的防务就显得至关重要,有两个地方是重中之重,首先就是雁门关。”

        其他几人听到曹文诏的话,深以为然,雁门关又名西陉关,是古长城上的最重要关隘,历朝历代镇守边关的要塞。

        雁门关咽喉全晋,势控中原,自战国以来就是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侵的天堑,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历朝历代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常有重兵屯于雁门关,抵御来自北方胡人的入侵,若是失了雁门关,就等于失去了长城的庇护,北方胡人可以轻易的跨过黄河,一马平川直捣中原心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