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庶族无名 第225节 (1 / 9)

还不赶快来体验!!!

        合围之势已成,虽未曾完全包围温县,高顺让马岱将一些降卒带来,也没有安排他们做内应,只是将如今河内局势让他们知晓,并将他们放入城中,让他们劝颜良投降。

        这些降兵本已经兵败投降,不明白高顺为何放他们回来,当下直奔温县,求颜良收他们入城。

        颜良在确定四周并无伏兵之后,让人以绳索将他们接上城池。

        “尔等既是蒋奇部将,蒋奇如今何在?”颜良将这些人招来,询问道。

        这些人自然不敢说自己已经投降,是被敌军放回的,只说蒋奇在轵县、波县因兵力不足接连战败,逃往温县时,遇到关中将领马岱,蒋奇被杀,残兵溃逃,他们一路逃来温县。

        蒋奇之死,让颜良有些愧疚,若能多分一些兵马给蒋奇,或许蒋奇也不会如此战死,但若非自己这边兵力充足,此刻温县恐怕也已经步上了轵县与波县后尘,关中军这次来势汹汹,但主公准备却颇有不足,守在河内的兵力远远不够。

        当然,这也是因为河内经历几次战事,人口被陈默带走了大半,河内大族如司马家都已经去了邺城寻求庇护,虽有良田无数,但此处已经成了袁绍和陈默之间交锋的前沿之地,便是留下来的人口,有能力的,也多往北地迁徙,如今的河内,人口上已经大不如前。

        陈默想要河内,看重的也是希望在北岸能有个足够发力的地方,而袁绍对失去了人口之后的河内,显然并不是太过关心,颜良屯兵于此,还是因为攻占成皋失败后,发现陈默调兵频繁,是以让颜良和蒋奇留在此处防备陈默进攻,否则,陈默要拿河内比现在要更轻松一些。

        从反应速度来看,袁绍和陈默、曹操之间的差距在这一仗中便体现出来了,陈默和曹操调动兵马相对更流畅一些,也更及时,而袁绍这边的反应速度和应变能力无疑慢了半步,颜良的求援信已经送去邺城好几日,此时袁绍方才开始调集兵马,命韩猛率军来援,但就算援军赶到,能救怀县,但想解温县之围可不容易。

        颜良得知温县已成孤城之局后,心情有些沉重,但对于守住温县却颇有信心,毕竟温县城池坚固,兵马粮草充足,哪怕被敌人断去粮道,也足够支撑很久,足够让袁绍攻回来,现在他只需坚守。

        只是温县四周诸县皆下的传言,渐渐在军中传开,不安的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却无任何援军抵达而蔓延开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