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其实这些年来,朝中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
首相总揽大局,自不必说。
枢密使掌军,实权位居第二。
而户部尚书手握财权,名列第三。
也就是说,在刘汲离开之后,陈康伯这么一位强势的户部尚书崛起,是足以和张浚盘盘道的。
既然情况如此,张浚自然要拉盟友,有资格问鼎礼部尚书的胡寅,自然成了他最好的选择。
张浚的心思瞒不过胡寅,奈何胡寅却是没有卷入争权夺利的心思……刘汲一干人留下来的空缺,他也不想分一杯羹。
“若是说我自己无心功名,那是欺人之谈。不过官家提出了新的气理之说,我们家老爷子又是一心做学问的,说句实话,我都想闭门著书,继承家学算了,朝政跟我啊,山高水长,实在是太远了。”
张浚听这位装清高,气得鼻子都歪了。
“我说明仲兄,你这是以为我要结党营私,争权夺利吗?”张浚气急,“旧人尽去,裁撤骄兵悍将,千载难逢的机会就在眼前,你我都是十年寒窗,苦读出来的,恰逢其时,难道就坐失良机,毫无作为吗?此刻若是尸位素餐,不能青史留名,与虫豸何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