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六章:清明节特辑上 休息,祭祀,红尘 (3 / 9)

还不赶快来体验!!!

        见到几人纠结的样子,薛绒便干脆拍了板:“这样,我给你们做薄饼吃,配上菜,特别好吃。”

        清明也是春天的节气之一,正是吃薄饼配春菜的好时候。

        只不过古人不叫薄饼。薄饼过于俗,没什么想头,他们叫“春盘”。

        《四时宝鉴》中有这样的记载:“立春日,唐人作春饼生菜,号春盘。”由此可见,吃春盘的习俗可追溯到唐人时期,是相当古早的习俗。直到后世,许多地方似乎还有着这样的习俗。

        春饼做起来不算麻烦,薛绒有自己独到的技巧。

        面粉里面加入放了一会儿的开水,用这样的水和出来的面,春饼烙出来才会软。水也最好是山间的泉水,这样做出来的饼子吃起来还会带着点甘甜。

        不过这会儿也来不及去接什么山泉水了,薛绒便将前两天做的醪糟水倒了一碗进去。

        醪糟俗称黄酒,是做各种馒头饼子之类面食增加甜味的小秘诀。

        和好面,薛绒把软软的面团分成一个一个的小剂子,将两个小剂子上下叠好,中间抹上麻油,然后擀成薄薄的饼状。这样的饼才算是一盒。

        放到锅里烙的时候,等中间凸起后,再翻过来烙片刻就熟了。当饼出锅时,薛绒将饼撕开,只留下部分相连,这一盒饼便做好了。

        四个人一起吃,自然要多做些,薛绒便做了将近二十盒烙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