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上学期他们学了细胞生物学,高数,英语,思修,化学等,这学期增添了有机化学,医用物理学,军理,近代史,以及让卓琳眼前一亮的系统解剖学。
“你来的正好,前面几节课老师讲的都是理论课,估摸着这星期就该进入实战状态了。”
昨晚卓琳已经翻看了下前两个星期的主要课程,发现解剖学是从骨头开会学起的。
光看那些字,她就觉得头大,她也没想到,他们的解剖课要从认字开始。
比如骰、骸、髁、髋、髂、髌……为了能认识这些字,他们医学系的几乎人手都要抄一份,时不时的拿出来加深记忆。
下午的解剖课是在实验楼上,系统解剖学这学期开始上,另外一个局部解剖学可能要等到下学期了。
现场的大体老师主要来源是遗体捐赠,当然也会有无人认领的尸体用于医学教学。
“你之前没来,咱们刚开始上解剖学的时候,咱们系全体学生会举行一个仪式,默哀、鞠躬、鲜花,然后授课老师会讲述遗体捐赠方面的知识,重点是让每一个医学生学会尊重遗体捐献者,爱惜大体老师。”
周琪琪接着又说:“有些大体老师生前遭受了病痛的折磨,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签署一份遗体捐赠书,希望能捐献自己的遗体给医学解剖,这是一种让人动容的生命选择!”
没想到在七十年代初就有这样伟大的人,要知道受传统思想的掣肘,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封建思想一直影响着他们这一代,也许后世捐赠的人会有很多,但是这个年代,能出现一个,就是无比崇高的所在。
少,所以就显得意义非凡了。
老师说,签署过遗体捐赠的人,在去世后,医学院会有专门接送遗体的车将他们节奏,通过超低温等特殊方式处理,在过世八小时内急速冷冻到零下三十度进行保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