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五章(2) (2 / 7)

还不赶快来体验!!!

        小莉说,她所住的村子除了她以外,其他都是老年人,年轻人都去更大的城市工作读书。而为了从家里到昌林上课,她平时搭公车至少得要花上一个钟头的时间。虽然长路漫漫,但她也习惯了,还能利用通勤的时间补眠或是背个书。怎料今天会遇上如此磅礡的大雨,自己又忘了带伞,这才想去办公室找老师借伞。

        听到这,薛咏笑点点头,然後又突然想起什麽事,朝她一问:「你和那个阿云很好吗?」想起她躲在阿云身边的样子,她实在忍不住好奇。

        「很好啊。」和薛咏笑熟悉起来的小莉点点头,语气明显活泼不少,「阿云叔叔跟我们都很好。」

        闻言薛咏笑「喔──」了一声,又听小莉说:「虽然一开始觉得,呃……叔叔长得有点吓人。但阿云叔叔对学生们都很好,也常常跟我们聊天。而且……」

        「嗯?」

        「阿云叔叔是少数一直都在这里的人。」小莉轻笑,「咏笑姐姐也知道吧,昌林这里很不方便的,很多老师待了一两年就走,就连卢老师也是三年前才来这里教书。但阿云叔叔不一样,他从很早之前就在这里了。很多人都说阿云叔叔其实才是昌林的土地公。」

        她说话时的语气很淡,但只要从後照镜看过去,就能发现她其实正低着头,模样有些黯淡。

        确实,就和小莉说得一样,师资问题一直都是偏乡教育长年面临的困难。不论师资好坏,来来去去的老师们,其实有一程度会造成学生极大的不安全感,因为学生永远都不知道,自己好不容易熟悉起来的新老师,会不会下学期就不见、不教了。

        所以这也是为什麽当初薛咏笑极力想做这个专题原因。哪怕只有一点,她也希望,不论民间抑或是政府,能有更多人看到学生们的困境,进而去帮助他们。

        山路蜿蜒,颠簸了一阵,就当薛咏笑觉得自己再坐下去可能有晕车的危险时,後座的小莉伸手指了前方一个叉路口,说:「那里下去就是我们村了。」

        赖诚佑点点头,按照她的指引,开向了右边的道路。再往前一些,便能看见一面用来挡泥石的水泥墙上有被专业人士粉刷过的痕迹,那上头还画着人们采茶时的涂鸦。

        小莉向他们解释,村里的人大部分从事采茶工作,这些墙是之前乡公所派人过来漆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