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苏清苑在实验室呆了好几天,终于将成熟的方案制定下来。
在此期间,智囊团每个成员都按时发送了自己的方案。
苏清苑抽空看了一遍,大致看清楚了每个人的想法。首先是以赵鑫为首的一派,他们属于位高权重类型,也是智囊团最初的成员之一。他们支持“赔款政策”,用更加高额的利润去换回三个集团的技术支持。
第二种则是跟赵鑫对立的改革派。甘霖和连奇年纪尚轻,却有着非常成熟的看法。他们觉得三个公司不可能平白无故提出这样的要求,既然对方已经不仁,静澜集团完全可以彻底扔掉这块狗皮膏药,每年少支付一个亿,还怕兴不起自己的草台班子吗?
第三种就比较万金油了。这一批人,既不想参与赵鑫那档子事儿,也不想跟着年轻人赴汤蹈火,只想混吃等死当条咸鱼干,反正静澜公司没有垮台,就得支付昂贵的询问费。他们的年纪都挺大的,已经学会怎么在公司斗争里面明哲保身。
将上面的报告全部看完,苏清苑揉了揉眼睛。
其实真要分析起来,并不难。无论静澜集团是否跟三家集团谈拢,最后获利的都是三个集团。
莱娅、力狮、公爵三个集团,真要解约,大可不必选在这个时候,也就是说,背后必然有人怂恿,无论这个人是不是阮明城,三个集团终究是找到了下家。如果静澜集团想要跟他们谈拢,三个集团从中可以剜掉静澜集团一大块血肉,他们终究是稳赚不赔。而且三个集团抓着苏清苑上台手忙脚乱之际,让他忽视掉自己才是过错方。
这么想来,莱娅、力狮、公爵三个集团不正在等着两头盈利吗?一方面拿着怂恿者给的利润,一方面又想等着静澜集团给出肥利。
多做一个假设,假如阮明城是推波助澜的人,那么他能够拿出的最为值钱的东西,也就是城西那块地,而跟三家集团联手,他也只能拿到代理权或者专利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