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我们番社本来没有姓氏,传统是用父亲的名字後面接着儿子名字。後来为了户籍与地契等问题才使用了蟹姓,到我这已经四代。只是实在想不透,到底要我们变得多像汉人?老师的好意心领了,就算是我家最後的矜持吧。这事不要再说了。」
既然被严词拒绝,张峷也只有放弃。不料才回到官塾,蟹家夫人就带着儿子前来拜访。
「汉人家里男人是一家之主,我们平埔番社家中事nV人说了算!蟹大宾你说连书上都这麽写的?」
「是的!郁永河在裨海纪游中写着『番俗以婿瓜锊,有子不得承父业』。在诸罗县志中也记载着『钱谷出入,悉以妇为主』。乾隆时的番社采风图考里有『番俗以nV承家,凡家务悉以nV主之』。最近有个叫丁绍仪的……」
「够了!你在欺负妈妈没读书不识字吗?」
虽然没读书,但蟹夫人作为强势,冲着张峷有话直说。
「不要管大宾他爸爸说什麽,儿子有机会出人头地,计较些小事g嘛?何况番社本来也没有姓氏,改了又怎麽样?考到功名回来,那才是祖灵积德,番社也脸上有光。就请老师推荐大宾吧,番nV代表番社与祖灵感恩不尽。」
事情,就这样定了。
大清时期台湾的交通主g是南北大道,士兵行军十天走完算及格。那时代治安也不算好,所以官塾顾了轿子加入商队同行。一起组队的还有几顶轿子,徒步旅客与载行李的牛车,加上走镖游勇沿路护送。
不日来到大肚山下,再渡过乌溪进入彰化城,路途就过了一半。
掀开轿帘远望大肚山,蟹大宾乎有所感:「康熙时期有御史h淑敬,在台海使槎录一书中写到,大肚山形,远望如百雉高城,昔有番长名大眉。实际看到大肚山的俊俏,可遥想当年番王的威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