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奶奶对我上幼儿园的事持一种漠然的态度,她不觉得我应该上幼儿园,但也不反对。每次我从幼儿园回家,第一个看见的亲人往往就是奶奶。要是那天幼儿园刚好给我戴了小红花,我就会把小红花放到奶奶的茶盘里面,我是想让奶奶也沾沾我的喜气。奶奶是喜欢我自带的喜气的,每次打麻将胡了牌,她就说:“老是不胡牌,大明一来我就胡了,还是大明给我带来的运气。”我喜欢听奶奶这么说,这么说的话显得我很有仙气一样。
奶奶是个美食爱好者,她喜欢吃香香辣辣的东西。所以奶奶会在心情好的时候,带我去人民公园对面的清真餐厅吃粉蒸牛肉。奶奶说:“他家的粉蒸牛肉是最正宗的,别人家的都不正宗。”我很好奇这个最正宗的粉蒸牛肉是什么味道。及到一个小蒸笼被服务员端到我们桌子上,我才惊叹于这家店食物的精美和香气扑鼻。这笼粉蒸牛肉简直太香了,配合着上面的香菜,简直是一道人间美味。奶奶大口大口的夹混合着香菜的牛肉吃,也要我吃。我吃了几口,到底小孩子胃口小,就不吃了。剩下的大半都被奶奶吃到了肚子里。
最后祖孙两个吃得腰圆肚挺,才慢慢踱出清真餐厅。至今我还记得那股香菜混合牛肉的香味,这是我小时候的美食记忆。不光是粉蒸牛肉,奶奶还会带我去吃荞面。青石桥的王婆荞面是有名的小吃,成都人都知道。奶奶会在一个清风月明的傍晚,带上我一步一摇的走到青石桥去享用这顿美食。我和奶奶走在大街上感觉很风光,我们是去品尝美味,我们不是去上学,不是去上班,我们是去享受生活!
一路上的行人都朝我们投来羡慕的目光,那意思是说:“你们可真会过啊。”到青石桥,天已经黑了。街上的店铺点亮了一盏盏灯泡,每家店的光线都昏昏黄黄,明明灭灭,看着很凄迷,很柔和。走进王婆荞面,奶奶点了一份荞面,我则要了一碗鸳鸯。什么是鸳鸯呢?就是一碗里面,一半是荞面,一半是水粉。奶奶和我开动起来,一筷子一筷子的享用这香辣的传统四川美食。荞面里面除了面和水粉,还有一大块一大块的笋子。这种笋子特别好吃,又软和又入味,比肉还好吃。但我吃了一半鸳鸯,还是吃不下去了,要知道我可是吃过晚饭来的。
奶奶看着我说:“不吃了啊?”我点点头,然后忧郁的看向煮面的灶台。灶台上方吊着一只黄灯泡,下面是压面的压面机。荞面不是事先压好的,现点现压。只见一个老头子用力俯在木杆上一压,一碗荞面就压出来了,压出来的荞面直接掉到下方滚水的大铁锅里加热煮。我被老头子神奇的压面技巧给惊呆了,我发觉吃荞面不仅是一种味觉的享受,也是一种视觉的享受。奶奶对压面不感兴趣,她吃完荞面,就拉着我一步一摇的回家。走在路上,我忽然有点感动。因为我和奶奶都是吃了晚饭的,但奶奶还是坚持要来吃荞面享受一番,可见奶奶是一个享受型的老人。这要是妈妈知道了,又该怪我乱吃东西,不好好吃饭了。
但不管怎么说,这个夜晚很好很舒适。我和奶奶像两个得胜的将军一样,挺着大肚子回到青年路。还没到家,远远就看见青年路上一条灯火长龙正闪烁着光芒迎接我们的归来。那一年,我五岁了。
2024年10月31日
创建时间:2024/10/319:39
作者:159>
标签:第六章
每次回龙泉驿的时候,我们都要先去水碾河转车,一到水碾河就觉得仿佛是到了荒郊野外。那个时候的成都小,水碾河以内才算是市区,水碾河之外就是郊区了。水碾河那里甚至还有农田,和在农田里面耕种的农夫。去转车路程中会经过一个拐角,那是一栋老式楼房一楼阳台下面空出来的地方。在这个只有几平米的角落里,躺着一个乞丐。每次我看见这个乞丐的时候,他都在呼呼大睡。他的身下垫着一床破棉絮,一面墙上挂着个脏兮兮的搪瓷杯,头后方还有一个编制袋,这是乞丐的全部家当,而这个犄角旮旯就是乞丐的家。
我很疑惑,这个乞丐这么脏,他睡在这里,一楼的住户不赶他走吗?可是,他又能去哪里呢?我很同情这个乞丐,我觉得他是一个可怜人。于是,在一次转车的过程中,我悄悄走过去看他。其实我看看他又起得了什么作用?我只是一个幼儿园的小孩子,我能做什么呢?但同情心还是驱使我走到离乞丐只有两三米的地方。乞丐猛的惊醒过来,他警觉而满含敌意的盯着我,眼中露出一道凶光,那是在警告我不要靠近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