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刘健搁笔,把写了数百字的奏折塞进衣袖,带头前往文华殿。他终于开始动手写奏章。给新皇的奏章内容写些什么,这让他纠结了很久。昨日辽东报信,找到了治疗瘟疫的方子。刘健终于决定写什么内容了。
“年后的恩科不得出岔子。”刘健揉揉额头,“陛下曾经戏言不准商人子弟科举。商人们怕了,给辽东灾区捐了不少的钱粮。此次还是同往常一样。除了‘娼、优、隶、卒’及其子孙,其余人都可入考。但商人们生怕陛下将来改变主意,让识字的孩子都报了。商人们有钱,别出舞弊的乱子来。”
科举取仕是一条非常完整的考试链,不单指金榜题名的会试。学子们需要在地方先报考童试,接着县试、府试,全通过了才是秀才。秀才是正式的读书人。中秀才之后,需参加乡试。过了乡试便是举人。举人需要参加会试、殿试,入选前三甲算进士。到了此时,方可算正儿八经地踏上官途。
妄动科举任何一环都会出乱子。不是陛下拍拍脑袋,说不让入考就不让入考的。陛下也该管管自己的嘴。刘健心想:这条要写进奏折。
礼部尚书石瑶起身应下:“下官必当严防舞弊事件发生。”
“皇家研究院的考核,我等只管考场纪律。”刘健顿了顿说,“一切规章制度按照会试进行。”
“下官明白。”石瑶道。
刘健点了点头,笑问马文升,“老家伙,弄好你们的军校招生考试了吗?”
马文升扭过头“哼”了声。在京的军机处大臣只有三人,下属参谋部等大部分的人手先后去了辽东,他们只能保证招生正常进行。至于校舍、教材、教员等其它事情,让新皇回京操心吧。
刘健想调侃马文升几句时,有多人在外高喊,“各位大人,出大事了。”
六部不少的官员抓着报纸,神色慌张地站在文华殿外。刘健让禁卫放行。他们找到各自主官汇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