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石瑶举着报纸两眼发黑:“陛下寓意何为?”
当上吏部尚书不久的焦芳眼冒金星。他能坐上吏部尚书的位置,是因为他向新皇表达了忠心。新皇命他办的事,他从无推脱。可是,扩招医官的事新皇并未提前告之。这篇文章让中书舍人刘鈗著名,到底是何意?
马文升接过属下递来的报纸,不由地笑出声。“老家伙,没气死吧?”
就知道陛下不是消停的主。果然又搞事了。还好,这次和军机处无关。
刘健长叹一口气:“我到希望当场被气死。说不得会逼得陛下取消扩招医官的打算。”被刺激多了,身体反而有了抵抗力,想气死都不容易。
中书舍人刘鈗是何人,在场的都知晓。八岁稚龄当官的,史书上也没几人。《增设医官促医学发展》的文章,不可能是刘鈗本人的意思。谁的授意,不言而喻。
“医官事小,破了规矩事大!传奉官便是前车之鉴。”左都御史戴珊直接点破。
天顺八年,英宗刚驾崩,继位不到一个月的成化帝下了一道圣旨。在没有经过吏部选拔、廷推、部议等正常的选官程序,年轻的成化帝任命一名工人当官。传奉官由此而来。《明史》如实记下此事:二月庚子,始以内批授官。
从那一天至今的四十年间,朝臣们无数次向成化帝、弘治帝弹劾了传奉官,收效甚微。
焦芳硬着头皮站出来:“戴大人对传奉官有偏见。多年前京师每每大雪,下头总要报上几例冻死者。如今京师百姓不见一人冻死,靠的是皇家研究院弄出的沼气技术、水力纺纱机、织布机等。皇家研究院的前身,正是传奉官们组建的内行厂。”
焦芳避重就轻。他可不敢在文华殿,当着科举取仕做官的同僚们,说出支持扩招医官的言语。他效忠新皇,可他也是文官集团的一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