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28章:三字经 (2 / 4)

还不赶快来体验!!!

        片刻后,乐大人记起来了,这《百家姓》作于五代之末本朝初年,据说是钱塘县一个读书人写的,倒也算是钱塘人的一个骄傲,被拿来当做启蒙教材也是理所当然的;而《千字文》是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的,至于《三字经》在北宋时还没出现,据后代学者倾向的观点意见是“宋儒王伯厚先生作《三字经》,以课家塾”。

        《百家姓》在北宋时期还不是私孰学堂标准的教材,若不然在乐天初到辟雍读书时也不会对万俟姓氏的好奇了。

        虽说是特奏名,但好歹算做进士,乐大人翻了几页《百家姓》拿捏着架式说道:“这《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排列句句押韵,对于姓氏文化传承倒也颇有功绩,只不过它的内容却少了文理。”

        说罢,乐大人又翻了翻《千字文》,摇了摇头说道:“前朝梁武帝命人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一千个不重复的文字,命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编纂成文。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涵盖了天文、地理、自然、社会、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但对于启蒙学童来说却又略有些晦涩难懂……”

        听乐大人这般说话,那孙学长忙拍马道:“府尊说教的是……”不过心中却在腹诽,天下间的学童在启蒙之时都读的是这《千字文》,怎么到你乐大人的嘴里就晦涩难懂了。不过也是心里里想想,不敢说罢了。

        “府尊,那边是负责教化学童,先生们的起居住所。”出了教室,孙学长指着教室外的几间瓦房说道,又言:“遵府尊之意,这些教导学童的都是县学里家境贫寒的生员,每月发放的教资足够这几位生员养家糊口了。”

        “不错!”看着几间屋舍,乐大人点了点头,却又摇了摇头:“虽是启蒙受幼童,但也要有些模样,不若本官送上一副对联,当以勉励。”

        说完乐大人想了想开口道:上联为:“为人师表诲而不倦,下联:替国树才教必有方!”

        “学生定将府尊大人的教诲记于心间,时时自勉!”那负责教化学童,启蒙学堂的县学生员忙谢道。

        既然是视察启蒙学堂,乐大人自然到处都要看看,进了那启蒙学堂先生的居住,乐大人见桌案上有笔有纸,想了想吩咐跟在一旁的尺七,道:“与本官磨墨!”

        看乐大人这架势,似乎要在学堂里留下墨宝,跟在乐大人身后的孙学生还有一众乡绅们皆是睁大了眼睛,不知道乐大人又有何新作出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