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殿内之臣哪个不知道,这些联名奏请查封中华日报的御史尽都是童贯等人的党羽,更是童、蔡一党在朝中的舌簧,党同伐异的利器。
除此外,御史还是个清贵官,一任三到六年御史任满之后,便会被分入六部或是三司任职,被安插在六部任个员外郎什么的攒几年资历经验,之后升做个侍郎什么的,再熬上几年资历,一个从二品到正三品的尚书便跑不了了。
几年下来,足以使童贯一众党羽势力的实力大涨,此刻若是被乐天一窝端了,童贯一党势必会伤到元气,朝堂上的势力立时会此消彼涨。
胡师文又怎么舍着赔了本钱,心中也动了怒意:“乐中书,莫要以为自己于国有功,依仗陛下宠信便可肆意胡言乱语攻击他人,御史台诸位官员的选拨任免,我朝自有规制,陛下岂可因你乐大人一言而决定去留?”
“胡大人此言甚不为不妥?”乐天反问,言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之事尽在帝心,天子行事又岂是吾等一言可以左右的?”
“好了,你二人莫要争吵,朕又岂不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徽宗赵佶适时出言,将争论止了下来。目光扫过一眼群臣,接着问道:“诸位爱卿可还事上奏?”
在朝堂上御史几乎是最低品阶的存在,基本都是朝中大员奏完事后才轮到这些御史们奏事,所以到御史奏事时基本朝会也就到了尾声,自然是无人上奏,随即徽宗赵佶便退了朝。
百官躬身,静候徽宗皇帝离去,才能按照品阶官衔依次离殿。
就在徽宗赵佶身影行到殿后,一众文武百官起身正要依次离殿之际,只见那侍俸在旁边的小黄门又折了回来立时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只见那小黄门也不理会百官的目光,自顾自的将徽宗放在御案上的那份中华日报拿起,很是恭敬的用双手持着向后殿追去。
这小黄门的举动立时让所有人明白过来,当今天子也是这中华日报的忠实拥泵,随即不少朝臣投向以张御史为首上疏一众御史的目光里带着同情之色,连陛下都喜欢读这中华日报,只要这中华日报不出甚大过错,便会长久发行了。
随即又有人将思虑发散开来,中华日报岿然不倒,日后这些御史们的日子怕是不大好过了。乐天这个人可不大方,日后难免不会在报纸上针对这些人做些什么小动作出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